
腾讯体育讯 从“丽江冲突”到“青岛内讧门”,中国短道速滑队这支一年多前还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大放异彩的英雄队伍,在一场“罗生门”的闹剧中元气大伤。8月15日晚,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宣布,调整中国短道速滑队领队王春露的工作,将其调离国家短道队。同时,冬季中心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国家短道队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建设,明确领队、主教练的职责与分工,全面实施整顿教育。随着王春露的离队,这起内讧事件也宣告走向“息事宁人”方向。
8月4日深夜作出开除王濛(微博 博客)等人的处罚决定,并没有为此事画上句号,反而激起了队里不少队员的激烈反弹,眼看就要成为新一轮矛盾的导火索。11天后,调离领队王春露,冬季中心这一前一后的处理,从侧面其实看更像是“攘外安内”的做法。
冬季中心的通告,认定责任并不全在王濛、刘显伟等队员一方,当事另一方王春露实则被问责。当然,冬季中心也直接承认了,主教练与领队、队员与领队之间的矛盾。同时,随着王春露的离开,主教练李琰留任的可能性也增大,包括外界关心的王濛回归,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如今距离2014年索契冬奥会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如果临时换帅势必将影响全队备战2014年索契冬奥会,而李琰也仍然具有帮助全队再次取得佳绩的能力,因此,李琰的留任几乎已成定局。
随着王春露的离开,新领队是谁,这一问题也摆在桌面。前任领队杨占武在担任领队期间在工作中从不插手训练,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的工作就是配合好主教练李琰。正是得益于领队与主教练之间的默契配合,国家短道速滑队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才能取得四枚金牌的佳绩。
在本份公告中,关于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将王春露调离国家短道速滑队的内容是:“鉴于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领导及领队在短道速滑队一系列问题中所负有的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对事件发生提出整顿措施。中心主要领导代表领导班子向体育总局党组做出了深刻检讨。对分管领导在管理中的失查失误提出批评。对短道速滑队领队王春露进行批评教育,调整其领队的工作岗位,调离国家短道队。”公告并没有说明调离王春露的具体原因,这也给众人留下了一个悬念。杨占武如今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他能否再次出任领队一职也成为一个悬念。
由于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公布的无限期禁赛处罚,实则王濛随时都有可能被解除禁赛处罚。如果说王春露的离开,已经扫清的最大障碍。毕竟王濛现在还具备了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女子500米比赛中争金的实力,而王濛若能回队,全队的整体实力应该会有所提升。
不过,事件引发的思考并没有停止。首先是,管理思维应该与时俱进。时代在进步,新一代运动员成长的背景与当年已有天差地别的迥异。传统的“家长式”管理方法显然不够与时俱进,甚至是落伍了。
管理方式的改变背后,潜藏着的是双方的一种相互信任。“丽江冲突”后,中国速滑队内却上演了更加激烈的打架丑闻。中国速滑队的整顿和教育是如何进行?很显然,队伍的管理者的思想教育没有起到任何效果,要不就是管理者根本就没把思想教育当回事,否则运动员的拳头就不会打在他们的身上了。
同时,运动员自我修养很有必要。王濛当时觉得自己很委屈,原因是自己为队伍和国家贡献了金牌,酗酒打架这些都不能算是事情,只要拿到了金牌,所有的胡作非为都可以一笔带过。这也为现在中国速滑队再次爆发打架丑闻埋下了定时炸弹。
获得了成绩就该骄傲,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就该高人一等,这显然是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姚明、李娜和刘翔( 微博 官网 博客)更多、更频繁、更深入地接触职业体育范畴,他们更加懂得什么叫做职业,更懂得如何约束自己的言行。作为运动员,不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约束自己的言行,以明星之尊凌驾于法规之上,被“刺伤”的不仅是队伍,也包括自己。